大家好,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杨绍源,来自云南昆明。很荣幸在大四毕业时,通过国考成功上岸国家税务局,也很荣幸能够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经验。
总结下来,我觉得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也是我备考中最重要的三步。希望我的分享能够给正在学习中的学弟学妹们带来一些帮助和动力。
前期——理性的决定者
进入大四,时间像按下了加速键,毕业的焦虑也随之扑面而来,各种考试与奔波会让我们疲惫不堪。
其实,面对毕业季,我觉得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忙于做决定,而是想好自己的选择是什么,到底是继续升学还是步入社会工作。只有前期想清楚了,后面的努力才会更加坚定,而不是早早做了决定,当学习一段时间后,又不停地质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意义。
中期——努力的奋斗者
当我们选好了自己前进的方向,那就目标坚定地走下去。不要轻易放弃,坚定目标并坚持下去,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胜利。
正确的方式,高效的备考。在备考期间,比刻苦更重要的是效率。正确的学习方式能够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我们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在自己擅长的部分。就考公而言,行测的题目在有限的时间内,是很难全部做完的,我们可以把时间多分配在自己有把握能拿分的模块,学会适当的取舍,效果可能会更好。对于申论,我们必须要用答题卡纸完整地去做题,而不是用眼睛去读完,心里想一下提纲就过了,这样在真正的考场上,我们会无法把控时间。
后期——自信的坚持者
99%的努力都不如那1%的坚持,到备考的后期,特别是临近考试的前一个月,会感到压力巨大,会时常情绪奔溃。这时候有些同学就会退缩,不敢面对,就此作罢。每年都会有很多弃考的同学,除去一些不可抗的因素,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是考前放弃的。
后期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住自己的心态,对自己有信心,不需要去看别人的进度,适时的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会成功的,终会上岸的!我们在最后的时间里,不需要再大量的去做题刷题,我们只要把之前做过的错题再拿出来看一遍,把自己易错的知识点在巩固一遍就好了。
大学四年,大一大二的时候,我还没有清晰的人生规划,每天能做的就是认真上好专业课,再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对我的提升还是很大的。
从大三开始,就开始了考证和实习。在实习中我体会到了社会和学校的区别,也更清晰的了解到了自己的薄弱点。教师资格证是我们专业必备的证书之一,我们应该尽早的考取,尽量在大三就完成,那样在大四的时候,我们就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考公或考研。
在这四年里,非常感谢云工商的每一位老师,特别是我的专业课老师们,他们丰厚的知识储备,独特的上课方式,耐心的讲解教学,让我更加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
期间,我的现当代文学课老师王俊利对我影响非常大。她对于文学作品独特的解读方式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也使我在多方面看问题思考时,有了发散性的思维,而不拘泥一点。
还有我的辅导员袁新老师,大四期间,我们忙着论文,忙着实习和找工作,是袁新老师及时的疏解以及帮助让我度过了那段煎熬的毕业季。其实,在我们面对很多选择不知所措时,可以和自己的辅导员及时沟通,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这样他们才能给出我们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最后,愿所有毕业季的我们都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熠熠生辉。“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坚持下去,总会有结果,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有很多的挫折在等着我们,很喜欢新东方董宇辉老师的一句话:只有年轻的将士才会悔恨过去,熟练的将军都是在深夜里擦亮剑,准备下一场战斗。也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能够擦好自己的剑,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