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云岭大讲堂·云工商讲坛第四讲开讲
2023-05-2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这一重大成果,正是我们党在新时代不断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彰显出自身特有文化魅力和实践逻辑,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坚定广大师生文化自信,近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云南工商学院承办的云岭大讲堂·云工商讲坛第四讲在新报告厅开讲。这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全面把握和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精髓,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一次学术性活动。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建华作了题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讲座。



王建华教授曾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国土资源与环境及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工作;任清华大学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北京(全国)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客座教授,武汉大学兼职教授,云南省委党校兼职教授。出版专著2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丰硕。


王建华教授在讲座中系统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根与魂”的重要价值和“大与久”的基本特征,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和”的文化精神。他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源泉、大力弘扬和发展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向世界展示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四个方面进行深入阐释,对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建议与路径。引导广大师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和坚韧的意志。把传统的修身为本、自强不息、扬善崇德、家国天下等思想文化精髓融入到学习生活和教育工作中,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是世界几个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智慧,形成了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思想体系,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文明准则、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不断强盛的精神家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节和气魄。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已成为我们民族的基因,穿越2500多年的风雨,仍然辉映千载、隽永如斯。其“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仁者爱人”的人文精神、“见贤思齐”的道德主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俭约自守、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不仅内化为我们的精神基因,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而且超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享的宝贵精神财富。


师生一致认为,王教授的讲座理论深刻、内涵丰富、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为我们准确理解把握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提供了有益借鉴,起到了正本清源的效果。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两个结合”,追忆先贤圣哲,汲取思想精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本次讲座给广大师生带来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让师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大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对形成文化育人新常态、打造文化育人新格局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