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九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公布,我校实现赛事多模块新突破,共获本科赛道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专科赛道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7项,共计获奖19项。
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是入选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的顶级赛事,赛事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本届大赛共有580余家高等院校、5600余支团队、30000余名师生报名参赛,提交作品4000余份。
大赛旨在推进高校BIM实践教学,加快BIM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激发学生信息技术+专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增强选手的团队协助能力,为土木、交通、水利、建筑等大类专业学生搭建一个技能展示的舞台。
获奖团队及指导教师合影
指导教师 王芳
王芳老师指导一等奖获奖团队
作为云南工商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这次有幸带领工程造价专业本科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毕业设计大赛,取得了国赛第一名的好成绩非常激动。刚开始由于同学们没有比赛经验,且参与比赛学练时间相对不够,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我们指导老师团队按照竞赛要求,从基础知识入手,强化技能操作训练,在老师们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勤奋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非常为同学们感到骄傲,之后也将继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成就梦想。
指导教师应飞燕
应飞燕老师指导一等奖获奖团队
同学们在这次比赛中不仅加深了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还收获了新知识,增长了见识,看到自己无限的潜能。成绩的取得是同学们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学校、学院、指导老师团队辛勤付出的成果。感谢我们整个团队比赛期间的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未来一起再创佳绩。
参赛学子杨学启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大赛使我明白了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在此特别想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在整个毕业设计大赛中我懂得了许多,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财富,将使我终身受益。
参赛学子李信
这次的毕业设计大赛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技能, 同时让我明白了团队意识不仅仅是团结,团队协调、明确分工也是很重要的。比赛的经历是我大学生涯中最难忘的回忆之一,也将对我以后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帮助。
参赛学子古潮文
比赛是一种经历,参与是一种快乐,得奖是一种荣誉。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大赛,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奖项,更获得了去接触更多的软件,尝试更多新的东西,接受更多的挑战的机会。非常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独立办公室,准备独立电脑让我们可以全身心准备比赛。在每个团队成员的一次次团结协作,指导老师一次次鼓励教导后,我们获得这个荣誉,我们所有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围绕应用型本科大学定位,云南工商学院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不断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本次获奖是业界权威对云南工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扎实的教学水平、专业基础以及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显著成效的再次肯定。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学校办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2012年,是云南工商学院重点建设教学单位之一,致力于培养能够胜任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基础设施投资、道路桥梁工程等工作,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应用技术技能型管理人员。
近年来学院在学生培养方面硕果累累,学子在“BIM毕业设计大赛”“三创赛”、“结构大赛”等国家级赛项中获得一等奖及其他奖项合计40余项。
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和工程造价两个本科专业,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道路与桥梁技术和建筑消防技术四个专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为我院优势专业,建成有包括力学及无人机摄影测量在内的实验室13个,总资产超过1000余万元。专业与中国核能集团、云南建投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在多方联合培养下,毕业生具有较高的行业竞争力。据麦克思就业数据统计,历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经过多年发展,学院建成了校级优秀教师、卓越班教师、留学生班教师、专业协会指导教师、实验指导教师五个团队,中高级职称以上占比高达93.17%。获批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立项1项、校级教学成果立项培育项目3项,课程思政教改项目1项,完成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项,科研课题30项。培育校级精品课程7门,3门“一流课程”在公开平台上线开放。实验实训
学院拥有多媒体智慧教室、实验实训室、考公考编、考研、四六级自习室、协会活动中心与名师工作室等配套。其中,校内实验实训室包括无人机摄影测量实验室、BIM实验室、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广联达计量计价实验室等共计20个,实验室面积2400㎡,可开设实验实训项目50余项。
学院坚持走校企合作、校企协同育人发展路线。现已和云南建投、华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苏交科等地方龙头企业完成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个,每年实习生容纳量300余人。同时与“上海鲁班”、“上海仁励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全国性企业合作共建卓越班4个,每年高薪高品质就业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