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大讲堂 | 从文化自信到文明自觉 云南工商学院成功举办以“文化自信”为主题的名师大讲堂
2024-06-11

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拓宽视野,提升师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水平。近日,云南工商学院举办了以“文化自信”为主题的名师大讲堂,学校领导及各二级学院学生代表参加,活动由云南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周刚主持。



本次大讲堂邀请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长白庚胜教授,带来了《从文化自信到文明自觉》的主题分享,从个人经历和本土文化出发,深刻阐释了文化的概念,进一步诠释了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白庚胜,纳西族,云南丽江人,研究员,教授,文学双博士,文艺学博士生导师。党的十七大代表,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先后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兼常务副主席,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副所长,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主席团成员、书记处书记,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国际萨满学会副主席,现为国际纳西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等10余项重大国家文化工程,先后10余次获国内外大奖,已出版孙淑玲主编的《白庚胜文集》50卷,先后主编近万卷类书、丛书、论集、译集,在文学创作、评论、翻译、研究、组织、交流以及色彩文化、地名文化、民俗文化、文化产业、文化安全、文化主权、文化遗产等领域的研究、学科建设、应用、决策方面建树独特。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模范,获中组部等7部委颁发的优秀出国留学人员成就奖。



讲座伊始,白庚胜教授讲述了当年在日本留学的经历,以自己在留学期间所见到的日本民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捧和研究,大量的研究人员对于中国地方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例,说明种种现象的背后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极强的传播影响力。他还以自己作为纳西族人出发,对云南本土民族文化进行详细介绍,从文化科目学习谈到文化遗产保护,语言简朴生动、风趣幽默,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拓宽了视野。


白庚胜教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切入点,结合云南地理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情况,对云南地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渊源作了诠释,讲解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厘清了文明与文化的差异。“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前景无比光明,他认为,“文化”是集体的,是传承下来的,同时也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有自信,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值得我们推崇,号召同学们坚定文化自信,以实际行动为中华文明的建设添砖加瓦。


讲座现场氛围热烈,通过白庚胜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现场师生对于文化自信和文明自觉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具象的理解。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云南工商学院将持续秉持“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通过开展思政教育、文化讲座、民俗活动、非遗传承等内容,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帮助学生成长为具备创新思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青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