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书桌上,没有虚度的光阴。勇敢踏出第一步,理想的风会吹进现实,熬过的夜也会变成光,那些曾经走过的普普通通的每一天,那些所积攒的能量,所积淀的知识,会散作满天星,照亮脚下的路。来自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秦瑞龄同学顺利上岸云南民族大学,一起去听听她的考研心路历程吧!
大家好,我是秦瑞龄。高中毕业于富源县第六中学。今年考研上岸云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为司法社会工作。
01 在云工商,留下了很多个“难忘”
高考结束后,我一直在研究志愿填报的目标院校,了解到云南工商学院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学校教学质量以及师资力量雄厚,结合我自身的高考成绩,毅然选择了来这里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
大学里最让我难忘的人,莫过于我的好朋友陈淑萍,从相知到相知相熟交好,她总是像一个小太阳一样温暖着我,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我肚子疼,她大半夜的给我送来红糖姜茶,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总是无微不至的关心我,鼓励我,和她在云工商的这些美好回忆,是我青春里最宝贵的财富。
谈到最难忘的事情,莫过于暑假留校备考,校园里到处留下了我们奔向前程的身影,食堂、教学楼、宿舍三点一线,见证了我的努力与成长。在考研这段艰辛旅程中,我最想感谢的,是一直陪伴着我的何静老师,她总是无微不至的关心我,询问我的学习情况;当我在复习中遇到困惑时,她总是耐心地为我解答,用她的智慧和经验为我拨开迷雾;她的鼓励与支持,如同温暖的阳光,给予我无尽的力量和勇气,让我在无数次想要放弃的时候重新坚定信念。同时也感谢我的研友们,我们携手并肩,在无数个日子里相互打气,共同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因为有他们,奋斗的路上不再孤单。也要感谢给予我鼓励和帮助的学长学姐,他们的经验和建议是我宝贵的财富。当然,最要感谢的还是自己,那个即便疲惫不堪却依然咬牙坚持的自己,终于在今年夏天等到了最好的答案。
校园的时光,是青春的画卷,一笔一划都写满了朝气与梦想,那片操场、那间宿舍,那些同学,都是回忆里最美的风景。那熟悉的校园小径,承载着我们无数的脚步;那明亮的教室灯光,照亮了我们求知的路途。云工商,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我们的故事,每一段时光都值得铭记。大学四年的时光,是我生命中最闪耀的篇章。
02 决定了考研,就全力以赴
在五月的某个清晨,我坚定地作出了考研的决定。我深知,考研之路充满挑战,但我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于是,我开始系统地进行备考,与此同时,我也开始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特点和要求,以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向。经过反复的深思熟虑和精心准备,终于在八月份,我确定了目标院校——云南民族大学。从那时起,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考中,整个备考过程,我深刻体会到了时间的紧迫和任务的繁重。尤其是在十二月份,我每天清晨起床,面对寒冷的天气和困倦的身体,早上打瞌睡成了常态,但每当想起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时,我便能够振作精神,继续投入到学习中去,我坚持每天背单词,利用课余时间梳理专业课知识点,将重难点逐一攻克。随着复习的深入,我发现自己对专业课的掌握越来越熟练,背诵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已经将六本专业课书籍背诵了七八遍,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在备考的过程中,我深感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也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和亲友的关怀与帮助。无论是考研经验分享会上的学长学姐们的悉心指导,还是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舒适的学习环境;无论是每日早餐的温馨提醒,还是临考前各种暖心的加油礼包——暖水杯、抱枕、文具等等,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成为了支持我努力前行的信心和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迎接每一个挑战和机遇。
03 找对学习方法,是备考成功的关键
在备考方面,有以下几点经验想分享给正在备考的学弟学妹们:
1)勿攀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和别人比进度,这样只会打乱你自己的节奏,我们不管别人学得快与慢,只要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路就好。
2)顾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考研过程中要注意休息,固定作息,不要跳跃式作息,健康的身体才是一切的保障。
3)信息差。考研也可称作一场信息战,包括应该听哪个老师的课,各科目怎么学,需要买些什么资料,最新专业动态及专业咨询等等这些都非常重要,能帮助大家少走很多弯路。学弟学妹们可以找到直系的学长学姐,向他们咨询了解。
4)心态稳。我觉得考研难大多都难在心态,考研是一场长期战斗,你要不断地与自己抗争,所以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考研,学会和自己的各种情绪相处,不断的去调节。考研当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崩溃,学过的东西又忘记、做过的题下次还是不会做,这样的话请给自己多一点耐心,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别人也会遇到,按部就班学着来就已经很棒了,要相信自己,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会面临各种挑战和选择。这些选择或许艰难,或许充满未知,但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持续努力,就能够不断向前,抵达心中的彼岸。正如那句至理名言所说:“你只管努力奔跑,剩下的交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