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优酬 榜样引领——记云南工商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张钰浛老师
2024-09-25

为充分发挥精彩课堂“优课优酬”课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凝聚教师队伍“提升OBE课堂教与学质量”行动共识,展示优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传达先进教学理念、探讨科学教学方法,学校特推出“优课优酬 榜样引领”专题系列报道。


名片

张钰浛,中共党员,副教授、在读博士,高级创业导师、建筑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彝绣工作室负责人,被聘为嵩明县杨林社区乡村“CEO”,长期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应用研究。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省厅级课题4项、省级一流课程1项,著教材3部,合著专著1部、指导学生发表论文5篇,指导学生校级科研项目2项,指导学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曾荣获第六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荣获学校“优秀贡献者”“教学贡献奖”“本科评估杰出贡献个人”等荣誉。



故事

坚守匠心 以文化人

张钰浛老师长期坚守教育教学一线,主讲《民族图案与现代设计》课程,她以项目实践为导向,注重课堂实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创意思维。所授《民族刺绣的传承与应用》课程,采用师徒制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学习非遗技艺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有效促进双创人才的培养。张钰浛老师创办的彝绣工作室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为一体,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与实践空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云纹密码 以美育人

她独创《云纹密码》项目,致力于建立云南民族纹样数字博物馆,深入挖掘和开发云南传统纹样的美学价值。并将教学成果转化为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创新性的文化产品,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2023年,她主持申报的《云纹密码一建立云南民族纹样数据库项目》成功入选《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她指导组建“民间工艺社团”,利用课余时间教授学生传统民族民间工艺,让非遗文化在大学校园里生根发芽,让更多的学生感受非遗之美。



经过多年探索,张钰浛老师构建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学生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先后指导学生获得“三创赛”国家级特等奖等50余个奖项,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她多次参与各大、中、小学非遗传承科普推广宣讲和体验活动,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忘初心,笃行不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