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沧水长》 铸团结之魂 | 云南工商学院组织师生观看民族史诗话剧《澜沧水长》
2025-03-3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精神,进一步丰富“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云南工商学院分课堂”形式,3月26日下午,云南工商学院精心组织党务干部、思政教师,以及党团员、学生骨干、志愿者代表等100余名师生,一同前往云南省大剧院,观看原创话剧《澜沧水长》。



《澜沧水长》由云南省话剧院精心打造,以“民族团结誓词碑”背后的真实历史为蓝本,生动展现滇西南各民族团结一心跟党走,守护西南边疆团结稳定的感人故事。该剧凭借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传递伟大民族团结精神,为观众带来精彩文化盛宴,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热情。





话剧舞台上,各族头人在澜沧江畔立下“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历史瞬间被精准还原。在那段艰难困苦、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边疆各民族历经无数考验,最终毅然选择“团结一心跟共产党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块凝聚着各民族坚定信念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团结进步与繁荣发展翻开了崭新篇章。


观剧过程中,师生们沉浸在剧情里,被剧中人物为民族团结事业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深深打动。话剧结束后,大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纷纷踊跃分享自己的观剧感悟。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马聪认为,此次观剧活动意义重大。《澜沧水长》借助精彩的舞台艺术,为师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它以直观的方式重现历史,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中。在观剧过程中,学生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被充分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展望未来,学校将持续拓展和丰富实践课的形式与内容,整合多元文化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体验式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校学生会龚双龙表示,剧中各族代表立下“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场景让他难以忘怀。剽牛卜卦、喝咒水等庄重仪式,展现出各民族代表眼神中的坚定。这不仅是对团结一心跟党走的庄严承诺,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各民族对团结的执着追求与坚守。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范玉林感慨地说,这部话剧远超普通艺术演出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个民族在迈向现代化文明进程中的深情告白。澜沧江水奔腾不息,剧场里仿佛也涌起澎湃江潮,那清晰的声音是历史与现实的激昂碰撞,是云南26个民族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团结史诗。这史诗般的回响,在每一位新时代观众心中激荡,余音袅袅,永不消散。


大健康学院蔡卓洵分享道,走进剧院,看到舞台上红铜色穹顶与澜沧江碧波相互映衬,才深刻理解了“一方水土养一方戏”的内涵。《澜沧水长》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艺术盛宴,更是一堂深刻的信仰之课。它教会我们要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大我”之中,在平凡的岗位上担当作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云南工商学院将以此次观剧活动为重要契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学校各项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努力培养心怀民族大义、肩负时代使命的新时代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坚实力量。



相关阅读